
这是马斯克SpaceX公司18日星舰第二次发射时,公司及各路媒体拍摄的12张照片,记录了星舰发射的各种细节,助推器和星舰爆炸的可能原因也逐渐浮出了水面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星箭气势磅礴,拔地而起,非常壮观。这相当于将一座127米高,42层,每层两室一厅,建面64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,重达5000多吨的筒子楼,以高超音速发射到太空,这力道,确实太猛了!可以看到星舰的隔热瓦只贴了半面多一点,也没考虑美观,边缘参差不齐,看来马斯克需要提高审美观,也可能确实太抠门了。
还是隔热瓦,发射时掉下来不少,这是因为没贴稳,无法经受发射时强烈的振动。看来星舰没进入轨道,半空就爆炸了其实是在给马斯克面子,因为掉了这么多隔热瓦,即使再入大气层,也可能受热瞬间爆炸解体,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就是这样爆炸的。这可能是SpaceX下一步要解决的最大问题,如何才能把“瓷砖”贴稳!
我看到一个网友评论说,星舰绝不可能成功,因为33台发动机密密麻麻拼在一起,喷出超高温的气体,很容易过热爆炸,一台炸就全完了。这张图你可以看出来了,发动机喷口上下方实际是冰火两重天,下面虽然是高温高热的炙热气体,上面却是超低温液态燃料导致空气中水分凝结形成的云雾,所以发动机上方的空间温度其实并不高,不会因为什么过热就爆炸,有些发动机锥形喷口的外表面上还会绕上一圈圈管道,用来为燃料加热。至少我还没有看到过发动机因为下方热气被烧爆的实际例子。
中文网络中流传一个说法,33台发动机并联在一起,出故障的几率大增,会导致火箭可靠性下降,所以星舰绝对不可能成功,星舰第一次发射多个发动机没有点燃或点燃后停止工作,似乎证明了这一点。但这次超重助推器的33台,和星舰的6台发动机都全部点燃,并全过程燃烧,可以说这种技术已得到了完美验证,并联不行的说法已没有任何意义了。实际猎鹰9号就是9台发动机并联,猎鹰重型火箭更是3具猎鹰9号,27台发动机并联,并不妨碍猎鹰9号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安全,没有之一的火箭,几乎完全垄断了全球商业发射市场。
甲烷液氧的燃烧,会产生蓝色、浅橙色到白色的尾流,并且迅速散去。这是因为纯氧和纯甲烷在燃烧室燃烧,更清洁更高效,烟尘更少。
这张照片可能是这次发射中最美的一张,可能也是马斯克最满意的,因为这是热分级系统第一次在如此巨大的火箭上应用,并取得了成功,第一次发射就是因为星箭没能成功分离而失败。事前最担忧的,反而最轻易地完成了,算是这次星舰发射的一个亮点吧。
超重型助推器在星箭分离后不久,约3分17秒时意外爆炸,原因可能是热分级过程中,星舰发动机点燃额外压力导致的损坏,可能是燃料晃动导致了液体锤或发动机爆管。爆炸前的瞬间,助推器已完成翻转动作,但多个猛禽发动机无法重新点燃,或点燃了又关闭,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明显闪光,最终导致助推器爆炸,未能实现溅落墨西哥湾的目标。这个故障可能与猛禽发动机的强行关闭强烈相关,这意味着热分级虽然完成,但还存在大问题,需要进行改进。
星舰分离后继续爬行,在488秒时突然爆炸,这时已到达148公里的高空,速度是6.7公里/秒,只差一点点就可以进入绕地飞行轨道了。SpaceX工程师认为可能是触发了自毁指令,但原因尚不明确,这个原因可能查起来会有些费力,是个大隐患。
这是雷达探测到的星舰爆炸后的碎片场,位于加勒比海上空,第二个动图似乎是卫星拍摄的,无法证实真假,请谨慎观看。
发射架和水冷钢板没有丝毫损坏,和上次发射后一片狼藉,满目苍夷,像核大战后的场景相比,确实是取得了巨大进步,应该说问题已完美解决了。这可能也给马斯克在圣诞前进行第三次测试奠定了基础,可能监管部门会很快审批放行,因为渔业局这次应该不会有什么说的了,就看墨西哥湾的鲸鱼和鲨鱼有没有被碎片砸到了。
经常看到中文网络上的一些说法,认为星舰绝对不可能成功,原因就是上面说的那些,还有一些是酸葡萄心理作怪。我是从2016年开始写科学科普文章时,开始跟踪马斯克、SpaceX、猎鹰火箭和星舰的,不说了如指掌,但发展路线和技术原理是基本清楚的,星舰的成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唯一的悬念就是多久能成功。我估计在第五六次发射时可能会全部成功,如果监管机构不作妖的话,应该是在明年,这种快速迭代的方法太有效了,各行各业都可以学习。
